手工制作 > 手工教程 > 剪纸文化 > 阜阳剪纸中的人生礼仪

阜阳剪纸中的人生礼仪

阜阳剪纸中的人生礼仪
阜阳剪纸中的人生礼仪

人生礼俗的四个环节即诞生、婚嫁、庆寿、丧葬,是每个人生历程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在这四个环节中阜阳剪纸均承载着重要的礼俗文化。


说起诞生习俗,在阜阳地区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中,“传宗接代”、“重男轻女”思想及为盛行。生了个男孩说“大喜”,生了个女孩说“生了个烧锅的”。生孩子三天内要向娘家送红鸡蛋,报喜。第 8 天或第 12 天,娘家要送礼物,有老母鸡、鸡蛋、红糖、米酵和小孩衣服、鞋、帽、袜等,礼物都要包上大红的剪纸。满月时要到娘家住几天叫走满月。若新婚夫妇结婚两三年没有生育,或者一连生了几个女孩就得栓儿(阜阳人求子的形式叫栓儿)。为了栓儿,形成一整套的礼俗仪式。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的任何一天,请本村的爷们儿出面,去附近的庙上烧香祈祷,然后抱回一个泥娃娃,家里贴上送子剪纸,只待来年家中有喜。(剪纸作品《麒麟送子》)栓儿之风在阜阳至今依然盛行。这种仪式剪纸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殖繁衍的朴素认知。



剪纸作品 麒麟送子 程建礼


婚嫁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是每个人脱离幼稚、走向成熟,承担义务的开始,更是传宗接代的重要转机。在阜阳乡间,婚房的喜庆气氛,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绝不逊色于春节。民间婚俗过程形成了一系列表示祝愿和祈求的民俗文化事项。当然这一切有赖于剪纸能手。结婚时屋内屋外,院里院外,都会张灯结彩,窗上门外贴上红色双喜,布置的花花绿绿、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剪纸作品《老鼠娶亲》)新房内的大多东西,都来自娘家的陪嫁。嫁妆器物、被褥、灯、盆等都要贴上大红的喜花(剪纸作品《喜花》),在衣箱内放入染红的花生和果饼,花生必须是生的,果饼也不能是熟的,取“生”字吉祥。新娘身上的衣服、鞋帽、头饰以及被褥、枕头、帐子上的绣花一般都出自新娘之手,这些绣花的母本都是剪纸。阜阳太和地区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就能看出剪纸对于新娘及婚礼的重要性。



剪纸作品 老鼠娶亲(局部) 程兴宏


对,对,对本子,南院娶个花婶子。

手又巧,脸又白,两把剪子铰起来。

铰个桃,桃有毛,

铰个杏,杏儿酸,

铰个蝴蝶飞上天!


从这首民谣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新娘子的剪纸技巧十分高超,在她的剪尖上,桃长毛,杏儿酸,蝴蝶还能飞上天。阜阳的青年女子通常从上辈亲朋或同伴那里复制一些花样,进行剪纸。但是在一些时候,女子为了求新求异,并得到他人的肯定与好评,在没有自我创新能力的情况下,就只得将需求的目光投向市场,专业的剪纸艺人应需运而生。根据田野考查得知,剪纸艺人葛庭友 80 年代在街头所买的剪纸大部分是“喜花”,他的剪纸不知装饰了多少个婚礼。(剪纸作品《喜花》)



剪纸作品 喜花(茶瓶花) 程建礼


阜阳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阜阳旧时,人到六十便可称“寿”。在生日那天一定要庆贺一番。富裕的人家祝寿比较隆重,家中设寿堂,张灯结彩,悬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对联。中间悬挂庆寿的“百寿图”、“松鹤延年”等图案内容的剪纸图案大全,堂中摆供果,燃烛焚香。寿者坐于正堂,子女亲朋依次礼拜。寿礼一般为寿联、鞭炮、蜡烛、寿酒、寿桃、寿面等。贫穷家庭的祝寿仪式要简略些,但也会悬挂“百寿图”剪纸于厅堂。(剪纸作品《祝寿图》)同时,阜阳人的寿礼根据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老人六十六岁生日时,女儿和亲朋好友前来祝寿,要准备 6 个大馍、6 斤 6两猪肉,以及糕点、酒之类的礼物。俗称“六十六,吃块肉”。女儿所送的数量一定要赶上六十六,寓意延年益寿;阜阳民间有“七十三,不死鬼来缠”的说法,老人吃条鱼,即可度过生死观,俗话说:“六十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 因此老人六十三岁、七十三岁时,儿女要给老人买条鲤鱼一条去祝寿。这些寿礼上面都要放上富有寓意寿花剪纸装饰。



剪纸作品 喜花 葛庭友


丧葬是人生礼仪中一件重要的大事。当有人去世后,人们常用纸扎成各种形态的物品和人物,如童男童女等,在葬礼烧掉或与死者一起下葬,而这些童男童女的基座上,都会贴上一些剪纸花边。送老衣、送老鞋上面也会绣着有寓意的图案(剪纸作品《金水桥》)主持丧事的阴阳先生为死者出灵剪制的“幡”,也是白色的剪纸。亲朋吊唁时要送火纸,至亲扎“设话”(纸马、纸人、金山、银山等)。



剪纸作品 祝寿图 葛庭友


以上阜阳人的人生礼俗活动均离不开剪纸这个“万能”的手工艺品。在阜阳人的人生重要转折阶段

所属专题:
剪纸文化手工教程
推荐手工教程
热门手工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