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 > 手工教程 > 剪纸文化 > 中国民间剪纸中约定俗成的符号寓意

中国民间剪纸中约定俗成的符号寓意

中国民间剪纸中约定俗成的符号寓意
中国民间剪纸中约定俗成的符号寓意

《辞海》释:“《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谓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的共同意向而制定的,因而为人所承认和遵守。后来把人们经长期实践而确定或形成某种事物的名称、形式或某种社会习俗的成因,称为‘约定俗成’。”当一个新的剪纸符号出现,首先是由少数人先行使用起来的,多数的欣赏者并不认识。因此,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使大多数使用者认同。只有等到全社会的大多数使用者都认同后,这个符号才能作为广泛流通使用。剪纸符号要得到广泛的认同,其象征的内涵首先要得到认同。



在剪纸作品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有“万”字、“盘长”、“方胜”、“双钱”、“如意”等。“万”字寓意万字不到头,象征绵长不断,富贵不断头之意。方胜:双菱形,角压角,意为吉祥。主要用在建筑物的门楣和窗棂上,盘长:长盘、金鱼、白盖、法螺、法轮、宝伞、宝瓶、莲花合称八吉祥,是佛家八宝。八吉祥在吉祥、喜庆类剪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双钱:谐音双全,常和蝙蝠、寿桃连在一起,如福寿双全。如意:原是一佛具。在剪纸上寓意为万事如意,是一种吉祥的物品。在剪纸上还有一些常见的图像,虽然这些图像在造型上与符号有根本的差异,但是通过剪纸的传承,逐渐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系列。例如:麒麟、狮子、虎、鹰、蝙蝠、象、佛手、桃、石榴、佛手、梅花、五毒、松树、仙鹤、蛇、喜鹊、鸳鸯、鲤鱼、白头翁、羊、牡丹、兔等。


剪纸艺术作品中,剪纸艺人反复使用同一个传统图像符号,并不是剪纸艺人没有艺术创作的灵性,而是他们更看重于作为文化载体的符号所表达的象征隐含,民众对一种符号的认可,实际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可,以这种认可来满足民俗礼仪和节日的需要。一幅剪纸作品之所以流传,剪纸图案大全刻画的技艺倒在其次,大家更看重的是剪纸符号所传达的信息,民众需要共同的象征吉祥的剪纸符号,来表达一致的夙愿,而这种符号要得到大家的认可,被集体所约定俗成。它表明剪纸的符号是劳动者共同创造,共同使用的艺术载体。


剪纸的许多传统符号都与某些地区的古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从“蛇图腾”到“蛇娃娃”到“抓髻娃娃”,这些生动粗糙的形象,是人类从原始文化向文明时代过渡的反映,这些文化符号的意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被农家女子们无意地传承并发展下来。正因为是无意的,所以其中的流失与嬗变,就更显得扑朔迷离,它们和地下出土的文物一起,成为探索那个遥远时代的一缕摇曳的遗影。从西北盛行的“抓髻娃娃”,到东北满族流行的“麽麽人”,我们可以看出,一种剪纸的象征内涵流传在一定的地区一定的时期肯定有其约定俗成的特性。这种剪纸符号之所以在当地流行,是因为剪纸符号所传达的象征信息被大家认可,并约定俗成、广为流传。

所属专题:
剪纸文化手工教程
推荐手工教程
热门手工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