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 > 手工教程 > 剪纸文化 > 陕西传统民间剪纸中的民俗事象

陕西传统民间剪纸中的民俗事象

陕西传统民间剪纸中的民俗事象
陕西传统民间剪纸中的民俗事象

陕西传统剪纸作为民间美术造型的基础,又因它的媒介普及面广便于操作,因此成为民俗艺术产物中的代表作。从传统剪纸入手可以了解更多隐藏在背后的民俗事象,相反会对造型有更深入的理解。民俗是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民俗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在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力低下,主要的生存方式还是依赖自然的赋予,所以人类在蒙昧意识下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观念,继而产生了巫术、神化和宗教,从而形成了远古时代的民俗活动。随着人类的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后,岁时风俗开始出现,祭祀活动逐渐广泛起来,人们渴望丰收,祈求和顺,社会生活的丰富促使了民俗事象的丰富。从古代到近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务,逐渐成为人们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许多重要的日常习俗,都围绕着人类的生活而展开。诸如饮食、服饰、居住、岁时、节令、礼仪、婚丧、文娱游艺、商业贸易等方面,也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变化而形成各自相应的习俗。民间各种艺术造型就是产生于这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民俗事务中。



剪纸在诸多民间美术式样中,属于贴饰类。在今天看来,似乎属于纯粹装饰的艺术。其实,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实际存在着明显的民俗功利目的。早在汉代,我国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箔、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状,贴在鬓角作为饰物的习俗。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址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的《对马》等五幅团花剪纸,也是我国现今最早的剪纸实物。它作为死者的随葬品出土于墓葬,可能是用来祭奠鬼神、慰籍灵魂的。看来剪纸的实用功能已大大拓宽。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曰》诗中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句。杜甫在《彭语衍》中写道:“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诗人欣赏民间艺术达到入迷程度,可见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相当高超。剪纸行业与名家已于宋代出现,《武林旧事》中记有“都下十月以来,朝天门内外竟售锦装新历……金采镂花、春帖、旖胜之类,为市甚盛。”从种种历史记载中可以得知剪纸作为民间艺术形式早己进入民间百姓家。


陕西剪纸是随着节日的不同而更新的,每逢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屋、庭院,老奶奶、小媳妇、大姑娘都拿起剪刀赶制过年用的剪纸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炕围花等,并张贴在门嵋、窗户、房间里,与门神、春联、桃符、年画相辉映,把春节打扮得喜气洋洋;挂笺也称喜笺、吊笺,悬贴于灶马、门嵋或神完之上,三五并列,大小不一,有祛邪招财之意,并给节日添加喜庆气氛;门花)的形式由原先的“郁垦”、“神茶”变成“敬德”、“秦琼”在过年时会换成新的贴在门外避邪;陕西地区的窗户多为小隔窗,所以窗花体积大小最初是根据窗格的大小及形状适形而定。有转花、窗角花、窗云子诸般花样。转花分剪为四片,四个窗格各占其一,拼为圆形,贴于窗中央,起到中心装饰的作用。窗角花贴于窗户的边角。窗云子,是在三十六格窗上,精心设计的整体图案。窗最外边一圈,每个贴同样的花边,中央贴上较大的转花或窗花,然后用小窗花对称地贴在周围。窗户是集中展示剪纸艺术的舞台,题材非常丰富,故窗花往往成为民间剪纸的代称;炕围花、墙花、顶棚花是陕西乡村装饰房间的重要手段,其构图一般按均齐对称式排布,造型大小不一、繁简对比综合运用,一般不受色彩配置、尺幅限制,形式比较自由。为便于粘贴,线条通常较粗放。炕围花要注意粘贴连片,这样能起到挡灰的作用。顶棚花大多剪成对称的团花形状在房顶有放射之感这样能更好来迎和喜庆的氛围。


陕西农村把新婚夫妇洞房内贴的喜花称“坐帐花”。贴坐帐花也有规矩,一般贴在窗外或炕中央;贴双不贴单,或贴两个人同在一张上的图样。图案多种多样,有莲花、寿桃、石榴、贯钱、鱼鱼、聚宝盆等。形状有方的、圆的、长方的,每张都有说法。例如:“仙桃带莲花,全家有缘法”、“莲花贵子扭个扭,小两口能活九十九。”等等。


陕西尤其陕北人家的“抓髻娃娃”被认为是无所不能的。在剪纸图案中,它们或头梳双髻,或头顶双鸡,或头戴人腾(男阳)双手举鸟(鸡)一手举兔(虎),出现在各种巫术活动中。受惊招魂的叫“招魂娃娃”,驱邪治病的叫“送病娃娃”;一手拿古钱,一手拿火,又招财又燎魔的叫“抓钱娃娃”;还有少见的头长双角的“抓髻娃娃”,都是驱邪镇魔,助生命复苏之神。其巫术性仪式如:正月二十三,迷信人家院里堆火,全家跳火燎疮,用黄裱纸剪一串纸人投入火中,为全年消疮病。


除此之外陕西地区如遇到阴雨连绵,天气不好,都要剪一个手

所属专题:
剪纸文化手工教程
推荐手工教程
热门手工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