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 > 手工教程 > 剪纸文化 > 蔚县民间剪纸的发展

蔚县民间剪纸的发展

蔚县民间剪纸的发展
蔚县民间剪纸的发展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蔚县剪纸达到了一个崭新阶段。特别是民间艺术大师王老赏的出现,更将日趋成熟的蔚县剪纸推向了巅峰。王老赏,名清,号老赏,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是蔚县南张庄人。他认为以前的戏曲人物刀工简单,造型死板,花卉简单雷同,因此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刻制。他几乎把蔚县剪纸中的戏曲故事全部重刻了一遍,对故事中的小戏人都进行加工改进,据史料统计,他一生共刻过 200 多出戏和 600 多个戏曲人物。王老赏的戏曲人物,根据故事内容、情节和人物不同的性格,赋予其栩栩如生的造型,一招一式,恰到好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他也对大量花卉图案进行加工规范,改造、丰富了刻纸工具、刻纸技法和染色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王老赏一生的努力,使得蔚县剪纸摆脱了定型时期的青涩,走向成熟,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民间剪纸新流派。这种刀工纤巧细微、色彩鲜艳绚丽、造型生动活泼、构图朴实饱满的蔚县剪纸的出现,是王老赏和广大民间艺术家们经过多年不断努力、实践、改革的结果。



1956 年,蔚县人民委员会为弘扬蔚县民间艺术,发展蔚县剪纸事业,把分散的窗花艺人组织起来,决定组织“蔚县特种工艺生产合作社”(即蔚县剪纸厂)。这些艺人中的一些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窗花事业的骨干力量,特别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国外朋友观赏珍藏需要,他们通力合作设计生产了传统戏曲脸谱。这一品种的出现,使传统剪纸从单一粘贴窗户走向世界,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为世界人民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蔚县剪纸厂经文革时期破坏后重新投产,其他窗花艺人重操旧业。这是恢复和发展蔚县窗花事业的承前启后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个体窗花艺人依然传承着建国前留下的传统样子,刻染着为农民用得窗花,即所谓的“上街货”。窗花厂生产的窗花主要往国外销售,俗称“出口货”。

所属专题:
剪纸文化手工教程
推荐手工教程
热门手工
热门专题